“各小組注意,前方發生火情,按1號方案迅速展開行動。”九嶷山下,一場實戰化滅火行動聯合演練于近日拉開序幕。
這是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人武部會同黑龍江森林消防總隊大興安嶺地區支隊組織開展基干民兵骨干應急能力培訓暨森林滅火聯合演練的現場,永州軍分區機關在現場指導。
演練包括森林滅火行動組織指揮、森林火災撲救安全常識室內教學、森林滅火常用裝備展示、森林滅火常用裝備使用及常見故障排除室外實操授課、班組滅火行動以及滅火行動聯合演練等內容。
“永州市森林覆蓋率高,森林火災頻發,且地貌類型復雜,救援難度大。”永州軍分區戰備建設處處長王良鋒介紹,此次培訓演練在檢討式復盤總結的基礎上,按照找差研討與實戰講解相結合、理論分析與演練驗證相結合、高新技術與現有手段相結合的思路,依托寧遠人武部應急力量,發揮黑龍江消防總隊大興安嶺地區支隊全國王牌消防力量作用,開展的一次補齊短板弱項、打牢技能基礎、研探戰術戰法、強化指揮協同,遂行森林火災軍地聯合救援任務的一次實戰化演訓,為下步向全區鋪開應急力量科學編組、靈活用兵、高效應急救援探索了方法路子。
“森林火災的發生發展受到氣象、地形和可燃物等自然因素的影響,火場動態發展變化無常、危機四伏,危險特殊地形、易燃植被類型、惡劣氣象條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了滅火過程中危險火環境。”在民兵訓練基地多媒體教室里,黑龍江森林消防總隊大興安嶺地區支隊二大隊大隊長陳磊結合自身經驗,從六種危險特殊地形、三個高度危險時段、五種特殊林火行為以及遭遇危險時不同緊急避險方法、滅火行動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解讀。
通過圖片視頻展示、案例實例分析,參訓的基干民兵進一步掌握了森林滅火基本理論常識,從而更加準確、高效地展開滅火行動。
在裝備展示區,大家在教員引導下逐一參觀了滅火、救援、通信裝備三個展區的各種常用和先進滅火設施設備。教員通過性能介紹、運用背景解讀的方式,讓基干民兵直觀了解了各類森林滅火裝備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訓練場上,教員采取示范教學的方式詳細講解了風力滅火機、往復式水槍、點火器等三類常用機具裝備的基本操作和戰術運用。隨后,以班(組)為單位,采取模擬火線的方式,對遞進超越、邊打邊清、強攻推進等戰法運用進行演示。各組人員按照職責分工迅速行動,組織有序,配合密切,充分展示了協同作戰效能和多種戰術運用能力。
寧遠縣基干民兵與黑龍江森林消防總隊大興安嶺地區支隊共4個小組,兵分兩路分別從側翼和尾翼進攻,水泵小組以山貓車搭載水泵的方式協同配合,利用風力滅火機、打火把等滅火裝備器材,采取一點兩面、多點突破、分割圍殲等戰法撲打火線,成功將大火撲滅,達到了預期效果。
針對現實林區的地理條件和小氣候特殊等問題,此次演練,還運用了無人機等高新救援設備。通過對無人機進行遠程遙控,對森林開展動態監測,將GPS技術、遙感技術、遠程通訊、傳感技術、無人駕駛技術充分結合,進而為救援情況提供數據支撐,便于制定各項救援方案。
寧遠縣人武部部長李飛說,“這次培訓和聯合演練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基干民兵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能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活動結束后,參訓的寧遠縣基干民兵歐和平告訴記者,“通過參加這次培訓和演練,讓我掃除了森林防滅火知識盲區,擰住了見火就沖的蠻勁。今后遇到火情時我會更加冷靜面對、從容處理,確保安全、有序、高效。”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宗昊 通訊員 唐天江 王梅 周安娜 永州報道
防汛器材中的產品分類較多,其中包括:
堵水類: 折疊堵水墻、鋁合金堵水墻、防汛沙袋、吸水膨脹袋、裝配式子堤、裝配式圍井。
拋射類:美式拋投器、韓式拋投器、遠距離拋投器、手動拋投器、船用手動拋繩器、75式拋投器。
打樁類:ZL-020型打樁機、ZL-120型打樁機、ZL-200型打樁機、汽油打樁機。
照明工具/設備:防爆照明燈、手提照明燈、落地照明燈、移動照明燈、升降照明車、頭戴照明燈、強光手電筒。
救援運輸:水路兩棲車、玻璃鋼沖鋒舟、充氣橡皮艇、救生浮船、氣墊船。
搶險工具:鐵鍬、洋鎬、工兵鏟、鈀、鋤頭、十磅錘、砍刀、方鏟、電鋸、切割機、擴張器、救生繩、千斤頂、塑料袋。
穿戴裝備:防汛戰斗服、防寒雨衣、雙背帶、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壺、頭盔、氧氣瓶、潛水服、氧氣罩。
水上自救裝備: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環式救生衣。
儀器類:水濃度測量儀、水位測量儀、水質測量儀、水位監測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