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都江堰市聞“汛”而動,制定
“五項措施”
全面落實防汛責任、嚴查防汛安全隱患、嚴備防汛人力物力,筑牢汛期安全“大堤” 。
一、提前謀劃及時部署。都江堰市減災委積極協調各級各部門逐一開好部門會商會和救援隊伍會,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科學應對當前自然災害風險。同時,嚴格要求全市應急救援隊伍統一指揮調度,加強備戰備勤,扎實做好防汛、防澇、防地災工作。加大危房、低洼地帶農戶汛期安全巡查力度,精準預警研判提升防范能力,市應急局結合預警信息與易發生災害的點位歷史數據,對我市自建房屋安全監管的重點區域進行前瞻性、綜合性研判,預估災害點位的風險等級,并對經常或可能發生崩塌、洪水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區段進行跟蹤管理,做到
“雨前巡查、雨中檢查、雨后復查”。
二、提升預防監測能力。自主研發出全省首個“氣象防災減災‘一張圖’綜合管理平臺”,開發分區域、分災種、分受眾的監測預警服務模式,提高短時、臨近、靶向監測預警能力。依托市智慧治理中心,整合“防災減災+天網監控+‘大聯動、微治理’網格信息”三大平臺數據,構建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天網監控視頻確認—網格員現場反饋—值守單位執行”的防災減災智慧監測治理體系。
三、建立健全制度預案。結合我市安全生產和防地災工作實際,研究制定《都江堰市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職責任務清單》,全面推動各級各部門落實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職責,明確共同職責任務,厘清自然災害防、抗、救工作責任部門的職責邊界,形成“統一指揮、快速反應、高效聯動、無縫銜接、合力應對”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格局。實行災害性天氣風險預判機制,根據預警信息及災情發展趨勢,及時轉移、有序疏散危險區域內的群眾,并實時監測災害點位情況,做到將災害損失最小化。強化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市應急局通過“群防、技防、專防”,實現災害點位實時信息定時上報,預警信號及時、準確上傳下達。
四、未雨綢繆補充物資。為確保應急救災物資管得好、調得出、用得上,市應急局嚴格落實四川省、成都市相關文件要求,按照保障規模要求做好救災物資的儲備,及時補充了帳篷、棉被等救災物資,配備17部衛星電話,確保沿山鎮及邊遠社區通訊暢通。
五、加強救援裝備保障。統籌調動市級部門應急搶險隊伍22支,共計2150人,配備挖掘機10臺、吊車10臺、運輸車30輛、排澇設備29套。與2家搶險施工、設計、監理單位簽定意向協議書,落實搶險人員、機具、物資,確保發生險情后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
六、強化救援隊伍建設。堅持優中選優的原則,在全市專業救援人員中選拔30人,組建了都江堰市應急管理局尖刀救援隊;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結盟,成立了都江堰市應急先鋒黨建聯盟,共同開展防災減災工作;與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大邑縣、蒲江縣、汶川縣結盟,成立了龍門山系成都片區應急先鋒黨建聯盟,聯合打造一支防范、抵御自然災害和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常備軍”,實現救援隊伍、應急裝備、工程搶險、應急物資等相互支持調用,增強跨區域協同救援能力。
七、完善應急處置機制。根據降雨分布和受災特點,持續優化82處山洪災害危險區防御預案和山洪災害危險區“三張圖”,確定行政、監測巡查、預警轉移“三類責任人”,梳理出“三個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并向群眾公示轉移路線、備選路線和安置地點。創建群眾聯絡群,實施“叫應”制度和“響亮”自救工程,確保受威脅區域群眾第一時間收悉、第一時間轉發、第一時間撤離。
八、全面落實檢查整改。成立指揮、協調、督導等工作組,由11名兼任鎮(街道)黨(工)委第一書記的市級黨政班子成員下沉一駐點開展檢查整改工作,確保“災情不過絕不撤兵”。組織國網、電信、交通運輸等專業部門,發動藍天救援隊等社會和群眾力量,對金馬河、山溪河等防汛重點點位和青城山—都江堰景區等人員密集區域開展拉網式巡查,并建立“建號、整改、銷號”動態管理臺賬,確保整改到位。
來源/作者: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政府辦公室 田勱
防汛器材中的產品分類較多,其中包括:
堵水類: 折疊堵水墻、鋁合金堵水墻、防汛沙袋、吸水膨脹袋、裝配式子堤、裝配式圍井。
拋射類:美式拋投器、韓式拋投器、遠距離拋投器、手動拋投器、船用手動拋繩器、75式拋投器。
打樁類:ZL-020型打樁機、ZL-120型打樁機、ZL-200型打樁機、汽油打樁機。
照明工具/設備:防爆照明燈、手提照明燈、落地照明燈、移動照明燈、升降照明車、頭戴照明燈、強光手電筒。
救援運輸:水路兩棲車、玻璃鋼沖鋒舟、充氣橡皮艇、救生浮船、氣墊船。
搶險工具:鐵鍬、洋鎬、工兵鏟、鈀、鋤頭、十磅錘、砍刀、方鏟、電鋸、切割機、擴張器、救生繩、千斤頂、塑料袋。
穿戴裝備:防汛戰斗服、防寒雨衣、雙背帶、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壺、頭盔、氧氣瓶、潛水服、氧氣罩。
水上自救裝備: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環式救生衣。
儀器類:水濃度測量儀、水位測量儀、水質測量儀、水位監測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