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張小亮(右一)與防汛突擊隊員一起搬運排水管子。李良貴 攝影報道
“民主北路社區原針織廠家屬區部分家戶進水,請求社區緊急救援。”7月27日,家住解放區焦北街道民主北路社區原針織廠家屬區居民趙玉芬等3戶房屋里進水,向社區發出求救信息。正在焦北街道值班的市下派掛職干部張小亮接到汛情通報,帶領防汛突擊隊員緊急趕到現場,一面組織人員疏通排水管道,一面和居民一起清理屋內的積水,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搶險,解除了內澇險情。居民們看到張小亮和突擊隊員們渾身濕漉漉的,感激地說:“有了張小亮隊長和防汛突擊隊員的幫忙,下再大的雨我們心里也踏實!”
今年5月份,市外國語中學副校長張小亮服從組織安排,下派到解放區焦北街道掛職擔任街道黨工委副書記。6月以來,我市迎來持續強降雨,張小亮深入焦北街道走訪了解到群英河橫穿轄區、居民自建房多、新建小區地下車庫多等實際情況。張小亮向焦北街道黨工委作了專題匯報,并提出在3個社區組建防汛突擊隊的提議,很快得到了街道黨工委和轄區黨員志愿者的同意和響應,社區黨員紛紛到焦北街道報名。張小亮看到大家自愿參加防汛突擊隊的決心和熱情后,對報名人員逐個了解家庭情況、身體情況以及工作情況,精心挑選60名黨員志愿者組建社區黨員志愿防汛突擊隊,并將突擊隊員按照社區的區域面積大小以及防汛險工險段多少分配到3個社區。為了讓突擊隊員掌握一定的防汛救援應急知識和技能,張小亮還與解放區應急管理局、解放區消防救援大隊以及市應急救援組織聯系,邀請專業救援人員為防汛突擊隊員授課,并多次組織突擊隊員在居民小區、背街小巷以及群英河進行防汛演練,把防汛突擊隊員打造成“招之能來、來之能戰”的防汛中堅力量。
“七下八上”是我市防汛主汛期。張小亮沒有留在辦公室等著聽匯報,而是一刻不停歇地穿梭于社區各個防汛部位,詢問、了解各個防汛重點情況,提醒值班的突擊隊員對險工險段進行重點觀察。焦北街道花園街社區花園南區有一處拆遷區,雖然沒有人居住,可每次下雨天張小亮都會帶著防汛突擊隊員到拆遷區檢查一遍,防止閑雜人員在拆遷區停留,以確保拆遷區內平安無事。張小亮帶領著防汛突擊隊員主動放棄雙休日休息時間,輪流值守待命。張小亮作為突擊隊里的“領頭雁”,更是時時處處以身作則。7月31日,張小亮覺得身體不適,前往醫院檢查發現血壓飆升,被要求立即住院。可他接到我市將出現持續強降雨的緊急通知后,按照汛情預警要求,不顧身體有恙,帶領防汛突擊隊員深入3個居民區進行細致排查。當發現一小區地下車庫沒有防洪沙袋時,他和防汛突擊隊員從防汛物資儲備點,手提肩扛30袋防洪沙袋放置到地下車庫入口處,由于長時間搬運沙袋,使他癱在了現場,隊員們知道他有病在身,都勸他休息,可他卻說:“病可以慢慢治,防汛一分一秒也耽誤不得,防汛工作關乎到群眾安危、重于泰山,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只有用心細致做好防汛工作,轄區群眾才能安全度汛。”
本文轉自:焦作日報
防汛器材中的產品分類較多,其中包括:
堵水類: 折疊堵水墻、鋁合金堵水墻、防汛沙袋、吸水膨脹袋、裝配式子堤、裝配式圍井。
拋射類:美式拋投器、韓式拋投器、遠距離拋投器、手動拋投器、船用手動拋繩器、75式拋投器。
打樁類:ZL-020型打樁機、ZL-120型打樁機、ZL-200型打樁機、汽油打樁機。
照明工具/設備:防爆照明燈、手提照明燈、落地照明燈、移動照明燈、升降照明車、頭戴照明燈、強光手電筒。
救援運輸:水路兩棲車、玻璃鋼沖鋒舟、充氣橡皮艇、救生浮船、氣墊船。
搶險工具:鐵鍬、洋鎬、工兵鏟、鈀、鋤頭、十磅錘、砍刀、方鏟、電鋸、切割機、擴張器、救生繩、千斤頂、塑料袋。
穿戴裝備:防汛戰斗服、防寒雨衣、雙背帶、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壺、頭盔、氧氣瓶、潛水服、氧氣罩。
水上自救裝備: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環式救生衣。
儀器類:水濃度測量儀、水位測量儀、水質測量儀、水位監測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